top of page

保存修復很有事 寫文物不朽神話

[轉錄]: 台電月刊 683期

原標題: 保存修復很有事 寫文物不朽神話

文 陳映慈 圖 吳志學、楊越涵

今年甫獲得金鐘獎最佳人文紀實節目獎的〈藝術很有事〉中,那一雙雙修復師的手,就是默默支持國立故宮博物院內近70萬件冊珍藏的力量之一,對故宮登錄保存處岩素芬處長來說,文物保存修復是一種使命,專家們以專業知識與純熟手藝延續那些歷經千百年歲月洗鍊的歷史文物,讓我們及後人可以透過觀賞文物,展開古今對話。

岩素芬以醫學的概念說明,文物若只有修復而無保存,就像一個沒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只會反覆進出醫院,「保存」如同預防醫學,透過環境控制等措施降低文物損壞的原因及風險;「修復」則是臨床醫學,當文物受傷了,盡可能幫助文物回到最好的狀態。她強調,「修復需要搭配預防性保存,不然文物就會一直在損壞與修復之間輪迴。」

文物修復原則:最小的干預、最少的處理

岩素芬進一步解釋:「我們在談文物保存修復(Conservation),其實就包括預防性保存、修復及以科學方法分析文物材質與相關屬性三部分。」由於文物的存在包括其形狀、材質、工藝,裡頭同時包含真實性、藝術表現與歷史性,不能因為修復而改變文物最重要的價值,目前國際間的修復共識是最小的干預、最少的處理,「假若文物上微細的地方有重要的意義,修復師也需儘量保持,盡可能留下文物身上的歷史訊息。」

文物修復程度也會因為文物屬性或博物館需求而有不同,岩素芬舉例說明,「如藝術類文物,無論是一幅畫或一件漆器,修復過程中除了儘量保留它原來的樣子,也會有一點『醫美』。」若屬於人類學、民族學或考古學的文物,除非一些現象會影響其保存,不然會儘量保留,否則人類在文物身上留下的痕跡與發生的事情可能就會消失,即便是血跡也要留下,待未來科技進步,能進行更多分析。

清潔則是文物修復另一個大學問,有人不能接受文物清潔修復完後像新的一樣,特別是若加上保護作品功能的凡尼斯(Varnishes)揮發性溶液後文物會「看起來更閃亮」,但也有人認為文物舊舊黃黃的像沒修過一樣,「文物要清潔到什麼程度並沒有定論,但整體一定要協調。」岩素芬個人認為文物清潔仍秉持「處理越少越好」的原則,「可清潔但也要保留舊的東西,不能清潔到原始顏色都掉了,修復使用的材料必須對文物沒有危害。」

故宮目前共有四個修復單位、12位修復師,分別為圖書文獻、書畫、器物、織品等不同類型的文物努力著,岩素芬相信修復工作沒有標準答案,也不能古今比較,因為每個時期技術不同,修復師只能做出他所處時代最好的選擇。目前文物修復除了最少的處理外,也訴求「可逆性」,需考慮未來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時,可在不傷害文物的前提下移除現在使用的修復材質,「不傷害文物就是修復師的共同目標。」

當理工博士遇上文物保存

專長在生物化學、酵素化學的岩素芬,為什麼會進入故宮工作?「文化資產是非常大的領域,會進入博物館工作是因為對這些沒有接觸過的事物都很有興趣。」這是岩素芬的第一份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幾年。

岩素芬進故宮科技室後,專門研究文物保存,什麼想得到、想不到的問題都遇過,包括更換新消防藥劑或書畫處製作保護文物的藍色布套,都需要評估、檢測是否會對文物造成傷害;甚至她到故宮半年後就要上台演講她從來沒學過的文物蟲害防治,岩素芬說她的工作技能是從「做中學」培養起來的。

「我的背景不是文物修復,這也許是我的遺憾。」不過這反而成為她不設限大量吸收文物保存、修復相關知識及結識各領域專家的契機,「剛進故宮時有段時間都在唸書,寒暑假參加故宮舉辦的文物研習營,從基礎課程開始學起,了解銅器、瓷器、書畫等各類文物,甚至到現在還是會參加這類課程。」不只這樣,只要一有機會她還會多聽演講,彌補自己未經科班訓練的不足。

而博士班的訓練,無形中也成為她面對困難、拆解問題的方法論,「遇到問題,我會找遍全世界的資料,因為有學術基礎,知道該看什麼樣的期刊,透過閱讀可以了解國際文物修復發展趨勢。」因為工作需求,岩素芬需參加國內外各種會議,在會議場合認識的各領域專家,都是她討教的良師。

文物保存學問大 處處是細節

故宮以豐富館藏聞名,截至民國108年9月底全院典藏數量達69萬8694件冊,為了文物的預防性保存,必須嚴格控制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及光線,以避免灰塵、蟲害和黴害,甚至還要考量防火、防水、防震、防盜等措施,平時也會演練緊急狀況的搶救。

岩素芬表示,文物進館前需先行檢視及處理,以預防蟲害,因此故宮有符合國際標準的除蟲設備,以加熱、冷凍或氮氣、脫氧等方式處理蟲害;在相關環境條件控制上也花費很多心力,如書、畫、漆器、紡織品等天然、有機的文物,最怕老化、粉碎,而無機文物如銅器怕潮濕、瓷器怕震動,所以必須依據文物材質而有不同的預防性保存考量。

岩素芬指出,每個檔期的展覽環境都不一樣,會使用新的展示設計與裝潢材料,登錄保存處需要從保存文物角度審視展出環境與用材,「因為有的文物不能放在一起,如怕潮濕的銅器不能跟木、漆器放一起;瓷器較不怕水分,可以跟銅及有機材質放一起。」展覽用材也須嚴陣以待,從板材、角材、調和漆、地毯、細到黏著劑、各類輸出都要先測試釋酸性,避免損壞文物。

至於為什麼文物特展一般都為期三個月?這和「光」有關係。岩素芬解釋,特展展期三個月是國際間的不成文規矩,因為光線與氧會對文物造成影響,尤其光線是一種能量,會造成有機材質、有色染料文物劣化,雖然展出環境會要求儘量去除紫外線,但光線裡仍有藍光,所以照度仍需控制,展期不宜過久。

桃李滿天下 寶貴經驗傳後人

雖然業務相當繁忙,但岩素芬仍停不下傳播知識、提攜後進的心,曾接受過她的指導,而後任職於大英博物館,現開設保存修復工作室的修復師范定甫,分享「岩老師」對他的影響:「學生時代一心想著學習修復的技巧,把保存這門科目當作一堂不得不上的必修課,但老師上課時每一次生動的經驗分享,都讓我們越來越瞭解其中的迷人之處。」

直到回臺灣開設自己的工作室,一遇到重要的問題,范定甫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岩老師」,「無論是材料、技術,還是到國外交流、邀國外專家來演講,只要一通電話或一封MAIL,老師總是不吝傾囊分享資源,我想也是因為有她做榜樣,我也希望像老師一樣盡可能分享所知、所學。」

總是在故宮、學校、立法院、外界邀約之間奔波的岩素芬,永遠帶著不變的熱忱面對知識、面對問題,要說投入這個領域最大的挫折,她笑了笑說:「應該就是越來越沒有時間看書了吧。」滿書櫃的保存修復書籍,她都想細看並加以註記,「越看就會越覺得自己了解得還不夠,每次實際面對的問題也不一樣,我想這就是這個領域從沒有讓我厭煩的原因。」

Archive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