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與修復的道德準則
[轉錄]: 每日頭條 2018年04月23日
原標題:文物保護與修復的道德準則
文|由 青銅學院APP 發表于 文化
文物修復通常是干預性的操作,可能會損害文物的材質和文物本身所帶有的信息,為了讓文物能夠持久保存,文物修復必須遵循著一些基本的道德準則。
檢查與診斷。這是文物檢查和診斷是制訂保護修復計劃的基礎。其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分析文物的物質現狀,例如:文物的結構材料、敗壞的類型和程度、敗壞發生的原因和機理、敗壞可能的發展及危害。這往往需要依賴現代儀器分析等科學手段。二是評估文物的文化價值。在全面了解文物所承載信息的基礎上,認識文物的各方面價值研究價值、教育價值美學價值、紀念價值、歷史價值等),以及敗壞對這些價值造成的損害,進而確定開展保護修復行為的目的與手段。這需要考古學歷史學等相關知識的輔助。 穩定性。文物保護與修復的操作不能忽視穩定性的概念,穩定性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所用保護售復材料的穩定性,引入到文物內的材料要儘可能長人保持其種性,可能目前許多材科缺乏這方面的信息。二是提供適宜的保存環境,確保文物材質和保護性性材料的穩定性,具體包括開展文物保護修復時的環境,以及將來保存或展覽文物時的環境。必須指出的是,與穩定性相比,保護修復材料的可逆性和相容性更為優先。
相容性。直接與文物接觸的保護格復材料,例如粘接劑加固劑、保護塗層、填補材料等,必須與器物的原材質相容,並不會互相排斥或者破壞。相容性涉及了材料在機械、化學、物理、光學等各個方面的特性,修復所選用的材料必須與器物原材料的諸多性質相符合,並能實現步調一致的老化。 強調相容性是為了確保添加的材料不會危害原器物的保存與理解,但這不意味要選擇與原器物一樣的材料和技術。即便是同類材料。由於老化程度的不同,其材料特性必然有所差異更重要的事,這種做法違背了文物保護修復中的可讀性原則,令人們無法識別哪里是修復部分哪裡是原器部分。
可逆性。指文物保護修復操作的可逆性,其中包括了材料的可逆性,即對文物實施的所有干預性操作均能被安全解除,不會對文物造成任何影響和變動。加載到文物上的修復材料也能用無害的力式去除,將文物恢復到保護修復前的狀態。
可是在實踐中,許多操作是不可逆的,例如:清洗。而有些操作只能實現一定程度的可逆,例如,陶器的加固劑,雖然能用適當溶劑清除,但要將陶器內部的加固劑全部溶解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再者,紙質圖畫的裝裱也是可逆的,但其間所採用的操作和材料會改變圖畫材質的微觀形貌、可溶性等特性。
可見,應用可逆性的材料並不能保證實施的干預行為具有很好的可逆性。這種情況下,至少要選擇持久、穩定的保護修復操作和材料,而且不會妨礙今後其他干預操作的實施。當要實施不可逆的操作時,必須要經過深思熟慮,判斷其是否對於文物的保存和理解是必須的,並且能預估該操作對於今後開展的保護修復可能帶來的影響。 最小干預。最小干預的概念強調文物保護修復操作的慎重性。首先,要明確干預操作的必要性,為其提出充足的理由,確定保護修復的目標任何輕率不必要的干預操作都是不尊重文物真實性的的表現;其次,要鎮重選擇所用的材料與力法,評估它們對器物材質可能的造成的即時和長期的影響,從而保障干預操作會儘量少地影響文物修復物材質及其承載的信息。
預防性保護。包含所有通過理想的存放、陳列、使用、取放和運輸條件來延緩或者避免文化遺產敗壞的行為。預防性保護必須優先於干涉性的保護修復行為,也就是先讓環境適應文物,而不是文物適應環境。適合的環境條件可以破少對器物直接干預的程度並且延長多數文物修復的成效。
當必須開展干預提性的時候,預時物保護的概念則是強調人們在制定計劃和實施干預操作的時候,考慮到日後的保存或展覽的環境,以及接復過程中都器物所處環境的變化。